当前位置:首页 >军事 >各大App用户年度总结齐上阵 ,个性之余是否有隐私泄露风险 ?

各大App用户年度总结齐上阵 ,个性之余是否有隐私泄露风险 ?

2025-08-23 20:36:14 [军事] 来源:花龙网
正文各大App用户年度总结齐上阵,各大个性个性之余是用隐私否有隐私泄露风险?

“循环播放次数最多的歌”“最偏爱的美食”“熬得最长的夜是哪一天”“常用什么表情当嘴替”……年终岁末,各大App的户年用户年度报告如约而至,这些用户年度报告全方位覆盖日常生活。度总同时,结齐大数据贴的上阵标签靠谱吗?自己都没记得的事儿手机App全知道,还分析得头头是否有风险道,这其中是泄露否存在个人隐私风险?

各大App的个人年度报告内容并不复杂,包括用户访问App的各大个性频率、常搜内容、用隐私使用习惯等。户年平台借助大数据和算法,度总把用户的结齐兴趣爱好、习惯偏好等内容进行数据化呈现,上阵帮助用户直观地看到自己过去一年的否有风险轨迹。

同时,平台也鼓励用户将这份报告分享出去,为了让用户主动分享年度报告,不少App都在呈现形式上下足了功夫。

有外卖平台借助AI生成技术,把用户年度数据融到短剧之中,让用户以第一人称视角过足了瘾。有App以颁奖的形式呈现用户年度报告,比如有社交平台给经常熬夜使用的用户颁发“这夜蛮值得熬奖”,给兴趣多元的用户颁发“偷偷进步奖”。

在一些用户看来,这些看似不起眼的数据比他人更了解自己的心思。

南京市民 刘女士:平时我听得最多的歌它都有记录数据,我觉得还是蛮准的。我觉得像这样的记录的话,能够在年底的时候回顾一下,也能够特别是有一些比如它会记录你深夜的时候听过的最多的歌,或者说你的年度关键词,就会有一些感触。

“App年度报告已成为年度营销盛事”

《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显示,2023 年,中国人均手机上网的单日时长为7小时15分钟。在线上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各平台记录的客观数据也是我们日常生活的一种映照。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互联网协会研究中心副主任吴沈括认为,此类年度报告能引发用户情感共鸣,传播效果较好,已经成为一场年度营销盛事。

吴沈括:App的这种年度报告一方面可以让用户对这一年当中所发生的事件有一个回顾和梳理,另一方面它本身也是一个提高个性化体验的一种方式,并且通过可视化呈现的这种手段,能够用让用户便捷地了解和掌握自身在这一年当中所发生的各类行为。同时我们也能够看到这种方式也是各大平台增强用户的黏性,包括持续地提高用户参与感的一种方式,也是一种比较有效的一种营销的方式。

个性化数据具有较强隐私性

但与此同时,质疑声音也渐渐出现。某音乐播放平台近日推出了2024年度听歌报告。随后在社交媒体上有网友称“年度听歌报告数据不准确”,相关话题冲上热搜。对此,该平台回复称,随机播放的歌曲也会计入在内,若账号有出借他人使用,也会导致听歌数据存在差别。目前听歌报告已生成,不支持更改重新生成。

济南市民 邱女士:一些音乐软件或者是视频软件,总结的不是特别准确,可能只是根据我的播放列表来推算出来我更喜欢哪一种类型,但是其实那种类型并不是我特别喜欢的,有的时候无意中点开的一些音乐,然后它就会根据你这些播放习惯,给你进行推算。

不少人认为,“没有人比数据更懂自己”,但在邱女士看来,她的日常偏好也非常容易受到平台算法推荐的干扰。

邱女士:我觉得大数据它现在还是会给我们造成了一定信息的茧房。比如说我平时可能会稍微地会多看哪一些的,它会根据我们的习惯进行推送,但是久而久之就会让我们觉得这就是我们的生活,这就是我们的世界。

这些数据极具个性化,同时也带有很强的隐私性。邱女士说,她在各大平台生成过多份报告,但她从不将报告分享到社交平台。

“不鼓励陷于数据计算当中”

吴沈括认为,再精准的数据也无法完全描绘出完全真实的自我,用户如果过于依赖这些报告,有可能会掉进大数据编织起的信息茧房当中。

吴沈括:这些大数据的应用过程当中,其实存在一些技术层面的局限性,比如在大数据的汇聚处理的过程当中,可能会出现数据噪声和数据错误,它反映了我们部分生活的客观现实,但不一定是全部。我个人不鼓励陷于数据计算当中,因为我们人之所以为人,他本身是有很多的一些情感的因素,是非标准化的因素,所以依据过往的历史数据输出的运算的结果,不足以或者也不应该成为我们决策的全部依据。

(责任编辑:新闻)

    推荐文章
    • 事关你的钱包 !2026年起增值税法正式实施,这些利好信息不容错过-

      事关你的钱包
!2026年起增值税法正式实施,这些利好信息不容错过-近日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法》,该法案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 。那么 ,《增值税法》的主要内容有哪些?与现行的增值税制度相比 ,又有哪些变化?《增值税法》设置 ...[详细]
    • 履新第9天,光明日报总编辑张政考察《教育家》杂志

      履新第9天�,光明日报总编辑张政考察《教育家》杂志本刊讯 6月13日下战书,光亮日报总张政在副总李春林 、副总沈卫星 、出书社社长潘剑凯、办公室副主任耿水师等伴随下  ,来到《教诲家》杂志社考查调研 。张政一行前去《教诲家》部教诲家杂志社总裁徐功明向张政一行先 ...[详细]
    • 教育家

      教育家悠悠岁月久 清晖不时映心头高度发财的古代通信  ,常让人惊喜连连 。2020年7月 ,经在京老乡热心相助 ,我和昔时高中班主任 、语文教员 ,已81岁高龄的杨克潜老师长教师取得了接洽 。弹指间 ,48年已往了 !冲动之情 ...[详细]
    • 重磅

      重磅当当代界 ,科技突飞猛进,寰球正处于向智能社会转型的粗浅厘革中。以脑迷信为根蒂根基的教诲研究,正慢慢从科研试验走向理论使用 ,也粗浅影响着教诲的形态。当下,进修情况 、讲授体式格局以及教诲管理 ,都面对着从传 ...[详细]
    • 2024年A股市场回购增持热潮再创新高 ,总额突破2400亿元大关-

      2024年A股市场回购增持热潮再创新高
,总额突破2400亿元大关-上市公司的增持或回购行为通常被视为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高度认可 ,表明其认为当前股票价格可能被低估了。2024年,A股市场的上市公司在这一方面表现尤为积极  。截至2024年底 ,已有超过1000家A股上市公 ...[详细]
    • 关于举办“学校安全法制教育论坛”暨中国法制教育“七五”规划课题发布的通知

      关于举办“学校安全法制教育论坛”暨中国法制教育“七五”规划课题发布的通知为进一步贯彻进修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惟及十九年夜集会精力,留念鼎新开放40周年,总结四十年教诲鼎新和成长中的法制结果 ,总结中法律王法公法制“六五”教诲成长教训,在教诲部政策法例司引导下 ,中国教诲成 ...[详细]
    • 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召开

      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召开本刊讯 由《教诲家》杂志社 、光亮教诲乡信院 、人平易近西席网主理 ,科教传媒协办的“优异传统文明传承与立异学术钻研会“10月20日在南京召开 。来自天下各地300余论理学者、中小黉舍长及主干西席到场了集会  , ...[详细]
    • 最新

      最新明天 ,“2018寻觅天下最美研学旅行教诲基地暨十佳课程征集勾当”系列入围名单出炉,这次征集勾当包孕寻觅“最受学生接待的研学旅行机构”“最美研学旅行基地”“天下十佳研学旅行课程”“最具人气研学导师”四个 ...[详细]
    • 吃酱油会让脸上长斑……是真是假?|谣言终结站- 食用真相探秘

      吃酱油会让脸上长斑……是真是假?|谣言终结站- 食用真相探秘拓展你的知识库——哪些斑点适合激光去除人到中年,脸上的斑点似乎成了难以避免的“风景”。那么,究竟哪些类型的斑点可以通过激光治疗来淡化呢?颧部褐青色痣 :这种痣通常在颧骨两侧对称分布  ,直径约15毫米 ,呈现 ...[详细]
    • 《教育家》“打赏”未来,“光明小记者”平台又添新力量 !

      《教育家》“打赏”未来,“光明小记者”平台又添新力量!本刊讯10月26日上午 ,光亮小名目互助签约典礼在京进行 。《教诲家》杂志社正式授予师年夜弘文教诲科技有限公司为“光亮小名目天下品牌办事单元”。两边将就研发切合新时代青少年儿童新闻写作、新闻采编 、新闻摄影 ...[详细]
    热点阅读